第五百八十二章 来生修到你中原托生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那要是没带够水食吃什么?那时候陈千户单打独斗,怎么解决水食之事?”林辅成好奇陈末墩台远侯的生活。

“老鼠。”陈末笑着说道:“掏老鼠洞,喝老鼠血,能有老鼠吃就不错了,有的时候会啃树皮,人要是饿急了,什么都能吃。”

“陈末你说你厉害,我本来还不信,现在我信了。”林辅成由衷的夸赞,对男人的最高礼遇,无外乎是说一句你厉害,而且林辅成这个文人对武夫由衷的说出这话。

“该怎么办?”林辅成眉头紧皱,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林辅成还是听过的,他有些为难,帮忙还是不帮忙?

陈末摇头说道:“黄公子交待,只对你们的安全负责,你们这是游学,无论做什么决定,都由伱们自己来确定。”

“李贽你觉得呢?”林辅成看向了李贽,询问他的意见。

李贽想了想说道:“带上吧。”

李贽看不得这些惨淡,他看到这个小女儿,就想起了自己饿死的二女儿和三女儿,明知道可能会带来些许的麻烦,但他还是做出了决定。

最终的决定是带上了这对母女。

李贽带上这对母女的原因,是对陈末实力的认可,这可是天子亲卫,保护陛下的缇骑,二百人的缇骑,踏平一个千人规模的部族,绰绰有余了。

黄风果然如同陈末说的那样肆虐到了第二天的清晨,陈末看了看天空,让所有人快速前进,一天内必须抵达开平卫,否则白毛风就来了。

暴风雪是草原上的第一大天灾,每年都会冻死无数的人,尤其是这不通驰道的地方,更需要城墙的保护。

在第二天清晨,游学团踏入了开平卫的时候,雪花开始在天空飘扬了起来,很快就变成了鹅毛大雪,在狂风之下,雪花无法坠落,在风的作用下,雪充满了天地之间,入目之处,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王如龙早就知道了这帮人要到开平卫来,到了之后,也没有给什么额外的优待,开平卫穷的叮当响,也没什么好东西招待,王如龙作为应昌总兵,亲自猎了两头哨鹿,算是接待了他们。

条件虽然艰苦,但在临行前,游学团知道这趟远门不是游园踏青,也就没什么抱怨了。

姚光铭更没有嫌条件简陋,这已经是开平卫能拿出最好的招待条件了,褥子都是新的毛呢大被,还有炉子里烧到通红的煤炭,都让姚光铭感觉到了温暖。

到了开平卫姚光铭等一行人,依旧是享受着极好的待遇,比那些个边民要好得多。

在所有人下榻之后,王如龙找到了陈末,眉头紧蹙的说道:“你们带来的那对母女,并没有父亲住在开平卫,或许是你们走的太快了,她们根本无法及时把消息传递出去;或许是她们看到了缇骑的火器,不敢去通知自己的同党;或许是看到你们,知道摆脱马匪的机会到了,就一直闷头跟你们走了。”

“这对母女是马匪放出来的瞭水,就是探闻你们情况。陈千户也是老夜哨了,居然让这样的人物入队?”

“我从来不信她们,我只信手里的家伙什。”陈末拍了拍自己的骑铳,笑着说道:“戚帅搞得燧发铳,相当好使,要不也擒不住那黑根寨的老大了。”

不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就是缇骑的第一原则。

陈末不做阻拦,是对实力的自信,缇骑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别说是马匪,就是俺答汗秽土转生,带着阴兵来了,也奈何不了缇骑们。

但凡是超过千人的马匪窝,都被王如龙给剿了,王如龙在开平卫这段时间,又不是白吃朝廷的俸禄。

“以前都是单打独斗,是真的苦,就像是身处这白毛风里,不知前路几何。”陈末有些感慨,以前墩台远侯的苦,都知道,但没人去做什么去改变,没有什么支持。

现在墩台远侯的身后,站的是陛下,同样陛下站在墩台远侯的身后,才能保护好自己,不被宵小之辈刺王杀驾,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

朱翊钧要依赖墩台远侯夜不收的保护,夜不收也需要皇帝的支持。

“不过可能让这些个意见篓子失望了,开平卫没有庙给他们看了。”王如龙面色为难的说道:“希望他们能少胡说八道几句吧。”

“开平卫到应昌,不是有二十七个庙吗?”陈末愕然有些意外的说道,九月份的塘报还奏闻了这二十七个庙,这怎么会没庙可以看呢?

王如龙略显尴尬的说道:“被我给剿了,他们聚啸僧兵香客作乱,包庇马匪山贼,我就赶在过冬前,把这二十七个庙连根拔起了。”

陈末倒是无所谓的说道:“那就去庙里看看也好,反正这就是个前站,主要还是到归化城,那边的庙多。”

这些个意见篓子闲的没事干,搞什么游学?这些个喇嘛庙不比合一众好到哪里去,意见篓子们把这个宗教的性质剖析的这么清楚明白,还用亲自跑到草原来看看?都是帮什么猪狗不如的玩意儿,还用看?

王如龙摇头说道:“看不了。”

“看不了?”

“嗯,都被我给烧了…”王如龙面色复杂的说道:“他们早来三个月,还能看看,现在都是一片废墟了。”

“哈哈。”陈末有些错愕,带着一些笑容说道:“林辅成他们岂不是扑了个空?”

次日的清晨,在王如龙的安排下,有限自由派游学团前往了离开平卫最近的喇嘛庙,大安寺。

开平卫在胡元的时候是元上都所在之地,在李文忠攻破了这里后,洪武二年设立开平府,在宣德九年三月开平卫弃置,内迁独石堡,开平卫被废置后,就成了北虏聚集之地。

经过百年的沧海桑田,由郭守敬、刘秉忠设计建造规划的元上都,繁华褪去,变的一片荒芜,没有能工巧匠的维护,砖石城墙变成了土坯,宫殿等建筑坍塌、护城河淤塞被风沙填埋,周围从良田变成了草地,就在这一片荒芜之中,城东不到二十里的地方,有喇嘛庙十八座。

这十八座喇嘛庙里,最大的一座,就是大安寺,最鼎盛时候,有喇嘛1500余人。

元上都最繁华的时候,有十一万丁,近五十万口,但万历十一年的开平卫,只有四万余口。

就是这四万口养活了这十八座喇嘛庙,当地人称这里为兆奈曼苏木,就是寺庙云集之地,是喇嘛们的圣地,是穷民苦力们的噩梦,但凡是有点办法,都不会到这里讨生活。

林辅成等人也不算是扑了个空,因为他们看到了大安寺的遗迹,的确是遗迹,四处都是残垣断壁,一看就是遭遇了大明火炮的轰击,还有大火焚烧的痕迹。

如果换成了贱儒,一定会说,王如龙看上了庙里积蓄的财富,才如此暴力的攻破了寺庙,并且大火焚烧毁尸灭迹,但贱儒又到不了开平卫,所以就没人攻讦王如龙了。

王如龙可比李如松狠的多的多,李如松是恐吓,王如龙把那些聚啸作乱的喇嘛,共计三千四百,全都斩首示众了。

当然也没人会在意,即便是在实录里也就一句话,喇嘛聚啸复叛,应昌总兵王如龙率军兵平定。

“仅从遗迹来看,还是能想象当初的金碧辉煌,这玩意儿都是民脂民膏啊,这么一大尊佛像,还是鎏金,这得多少工匠,不做其他的事儿,就雕佛像呢?”林辅成站在了大佛遗迹之前,唏嘘不已。

他看到的不是佛像,而是民脂民膏。

“很多的佛器都是要贴金箔的,金箔还都得是应天府的金箔,那玩意儿有多贵,想来二位大师,比我这个武夫更清楚。”陈末指了指佛身残留的一些金色位置说道,以陈末的待遇,他也不会去置办,也不是买不起,是实在是没啥用。

金佛金佛,不是金的,哪来的诚心,感动佛祖呢?

陈末同意林辅成的观点,都是民脂民膏,都是边民的血汗凝结而成。

“你们来自何方?”一个老喇嘛拿着扫帚,看到了来人,惊疑不定的问道。

“来自大明京堂。”林辅成眉头紧皱的看着这个喇嘛说道:“你的汉话说的很好。”

老喇嘛放下了手中的一看就是自制的扫帚,合掌俯首道:“我原来是这大安寺的喇嘛,后来一伙强人占了这里,我就逃跑了,听说大明军攻破了开平卫,我从北方,回到了这里,已经是满眼破败了。”

“唉,造化弄人。”

林辅成欲往前走,陈末拉住了林辅成低声说道:“离远一些好。”

陈末可不想林辅成死在一个看起来没什么动手能力的喇嘛手里,否则陈末回京,就没办法跟皇帝交差了。

林辅成离喇嘛十步之远,攀谈了起来。

早在开平卫还是元上都的时候,这里就开始兴建寺庙,佛学就已经兴盛了起来,大安寺是当初忽必烈敕造所建,到改朝换代毁于大火之中,这把火不是李文忠放的,是李文忠攻破元上都消息传到了庙里,喇嘛们为了争抢庙里的各种财货,起了内讧,大火将原来的大安寺彻底焚毁。

大安寺的大雄宝殿,原来是一座明四层、暗七层的巨型佛塔,高二十一丈、面阔十八丈,其规模大约等同于两个皇极殿大小,草原广阔,从几十里外都能看到。

为了争抢财货,庙里的喇嘛内讧,最终把大安寺烧的一干二净,后来大明开平卫内迁后,散在四处的喇嘛回到了这里,营造了新的大安寺。

老喇嘛也不计较大明人的警惕,他坐在青石上,抱着自己的扫帚,面露向往的说道:“二十年前,大安寺就是一座小庵,一共就七间房,住着十四个僧人,有六个是汉人,一共垦一百二十亩地,再加上放牧,用牲畜换取盐巴、铁锅等物,也能生活,那时候虽然清贫,但也算安生。”

“直到这里被强人所占,这里就从佛家清净之地,变成了藏污纳垢之所。这里的寺从一座变成了十八座,香火鼎盛无比,而我们这些旧僧,只能逃走了。”

“至于汉话,都是汉人所授。”

老喇嘛坐在青石上,似乎十分怀念当初青灯古佛的日子,但已经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以前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其实这心里都指望着,来生修到你中原托生。”老喇嘛看着林辅成和李贽的眼神都是羡慕,来生托生中原,就是这些向善的喇嘛们的功利之心。

下辈子当个大明人,就是礼佛的追求,对佛祖许下的愿望。

李贽只觉得这种说法格外的新奇,他眉头一挑,笑着问道:“为什么要托生于我朝地界?是草原不好吗?还是我佛不好?”

老喇嘛看着李贽,打量了一番,晃着身子悠悠的说道:“不,草原很好,我佛很好,但到了天朝上国,到了中原,我就能不信佛了。”

“此话何解?”林辅成听闻此言,这些个喇嘛们说话,最喜欢打机锋,让人一头雾水,就是故作高深!但林辅成本身也是个故作高深的高手,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出场。

林辅成想到了一个人,黎牙实,到了大明,这家伙就背叛了自己誓言,成婚并且生了两个儿子,据说他的万国美人又有了身孕,估计还会继续生。

泰西很好,但是到了大明,可以不信教,中原这边土地,不归神管,归人管。

“出家为僧,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老喇嘛说起了过往,他为何出家为僧,因为只能当僧人,只有当僧人才能活,唯有避世,才能逃避那些人世间的苦难和纷扰,获得片刻的宁静和解脱。

“中原人很难理解,就是你做任何事都是错的,有可能不是你错了,而是这个世道错了。这种感觉是中原少有的。”老喇嘛觉得中原人可能不理解这种做什么都是错的感觉,立刻解释了一句。

无以为业,颠沛流离,就是草原人一生的写照。

林辅成、李贽互相看了一眼,对自己的学说理解更深了一步,草原果然是个好地方,刚到开平卫,就收获颇丰,物质的不丰富、生活的不安定,就是宗教大肆泛滥的原因。

老喇嘛笑着说道:“不能理解吗?比如我,连当喇嘛都是错的,当个好喇嘛会被强人侵占,当个坏喇嘛,会被朝廷攻灭。”

“这附近还有喇嘛庙吗?”林辅成问起了自己关心的问题,开平卫有名有姓的喇嘛庙,都被王如龙给捣毁了,需要找个喇嘛庙完成此番游学,开平卫隶属宗主大汗的左翼,而归化城隶属于俺答汗的右翼,左右两翼的喇嘛庙又有不同。

“这草原上哪还有什么喇嘛庙,全都是贼窝魔窟而已,何来诸佛,不过诸魔。”老喇嘛拿起了笤帚,继续开始扫地,仿佛这处废墟不是废墟,而是之前那个金碧辉煌的佛堂,他扫向了远处,仿佛脚下的方寸之间,就是他的全世界。

李贽大声的问道:“白毛风已经来了,老人家不找个地方躲一躲吗?”

“后山腰有个洞,我躲一躲就好。”老喇嘛摆了摆手,继续扫地,渐行渐远。

大安寺的兴衰,老喇嘛的坚守,让一行人唏嘘不已。

李贽眉头紧蹙的说道:“都是贼窝,这个话说得很好!正是因为强人身依附的关系建立起来,佛堂才会变成贼窝魔窟!”

大安寺之行看起来毫无收获,但其实收获满满,老喇嘛的出现,让众人思考着宗教对人异化的过程。

回去的路不太顺利,不是马匪不是狼,是积雪阻塞了道路,二十里的路,硬生生走了两个时辰,才走回去,这还是有车驾的情况。

“之前陈千户就是在这种天气里深入虏营,探查敌情的吗?”林辅成再次看到开平卫的大门时,连眼眶都湿润了,他从没想过有一天,连走路都这么难。

太苦了,再也不来了。

陈末摇头说道:“那倒没有,冬天北虏也要过冬的,一般不会出塞,我是个人,这鬼天气,谁来了都不好使。”

“额,不对啊,我们好像困在了开平卫!”李贽忽然惊骇的说道:“本来打算在开平卫逗留半个月,就前往归化城,这一下子去不了!草原的积雪会化吗?”

“开春之后很久才会化。”陈末一脸想笑却硬憋着说道。

在制定出行计划的时候,陈末就建议林辅成先到归化城,等到明年春夏,再到开平卫,草原不比关内,一下雪,就是一整个冬天,白雪皑皑,林辅成觉得下点雪还能耽误了行程不成?那商队冬天难不成就不行商了吗?

林辅成远远高估了草原人口数量,人类的活动,并不能让道路畅通无阻。

皇帝陛下委派了陈末这个经验丰富的人,帮林辅成完成游学,林辅成固执己见,现在被自己的回旋镖打的晕头转向。

“其实也能走。”陈末看着林辅成笑着说道。

“怎么走?雪橇吗?”林辅成听说过狗拉雪橇,他跃跃欲试的问道。

“走过去,用两条腿,可惜,你们都不是京营的锐卒。”陈末说完终于笑了出来,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帮读书人面对这种情况,就只有抓瞎。

在没有骑营的时候,大明军对塞外征伐,都要等到大雪初下的时候开拔,就是因为机动力不足,让敌人和自己的机动力处于同一水平,讨伐俺答汗是唯一一次大明在春夏出塞作战,打的俺答汗措手不及。

“一个雪橇拉一个人,就要6到12只狗,一天最多只能跑个十里地,这些狗也是要吃喝拉撒的,你再看看咱们的火炮,再看看那些个辎重,林大师确定要在这个时间去归化城吗?”陈末解释了为什么不用雪橇,狗是看家护院的,不适合拖曳,一个人就6到12只狗,那得带多少辎重?

李贽两手一摊笑呵呵的说道:“被困到这里了。”

做学问哪里都能做,开平卫条件有限,但饿不死也冻不着,完全足够了,开平卫这个围十四里的小城,住着三万七千人,这里面有还俗的喇嘛,有以前的信徒,有普通的边民,都是可以走访询问的对象,考察宗教对人的异化,不是必须要在喇嘛庙里。

李贽摸了摸身上的官身腰牌,颠沛流离大半生,他终于可以安心的做学问了。

没过五天,传来消息,大安寺的喇嘛坐化了,就在见到了游学团的当天,老喇嘛坐化在了后山的洞里,落叶归根,他在外漂泊了二十年,最后还是回到了他心中最后的净土,回到了家里。

老喇嘛已经没人记得他的姓名了,草原边民,甚至对当初的旧大安寺没有任何的印象了。

一本写满了游历记录的札记,是这个老喇嘛的唯一遗物。

“或许,老喇嘛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找到了他的彼岸。”李贽对着林辅成颇为肯定的说道。

(本章完)

陈末吃过亏,林辅成好奇他背上那道贯穿了背部的伤势从何而来,陈末很少对人谈起,那道伤疤就是他在草原上的善心导致,就像现在这样,一个可怜兮兮的小丫头,和一个看似走投无路的女人,求助于他,他帮忙了,差点死了。

在一个完全失序的世界里,善良是多余无用之物。

林辅成听不懂。

“她问我们是什么人,要去往何处?能不能带她们一程去开平卫?她说她的丈夫死了,她带着她的女儿要去投奔她的父亲,但路上遇到了黄风,只能在这里躲藏,豺狼虎豹、马匪,她们都很害怕。”陈末面无表情的翻译着女人的话。

多年墩台远侯生涯,陈末早就变得铁石心肠了起来,一入草原所有人都是敌人,他有些无情,面对妇孺,陈末居然没有任何的温和而言,眼神之间充斥着警惕和冷漠。

“欢迎来到草原。”陈末下马,笑容满面的对着所有人说道:“你们在这里,一定会想明白,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这个问题。”

陈末坚信人性本恶,没有任何约束、束缚的人性,都是天下罪恶的源头,只有给人性套上律法和公序良俗的枷锁,人才不会作恶。

人本身也是动物,解刳院解刳的结果就是人和兔子都有极其相似的体征。

“林大师,有个情况,需要你去看一下。”姚光铭走了过来,面色为难的说道。

林辅成走了过去,看到了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腮帮子冻得通红,而一个女人同样穿着一件羊皮袍子,见到了这么多人似乎是被吓到了愣在原地,还没走近,林辅成就闻到了一股很浓郁的羊膻腥味儿,小女孩缩在女人的身后,好奇的打量着陌生人,而女人则是一脸的焦急,叽叽哇哇的说着什么,风很大,让话更加难以分辨。

冬日里草原的黄风之下,胡乱的奔走,只会越走越迷,迷路可是飞将军李广的一生之敌,草原上非常容易迷路,而且大风之后,往往会有大雪,草原将雪灾称之为白毛风,就是风吹着雪,分不清楚东西南北,甚至连上下都会迷失。

林辅成挑选的这个时间,对于他们而言是最难的一段时间,草原人都在猫冬,但也是最合适的时间,因为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才能看到草原的根本面目。

“草原上,贪淫乐祸,多杀多争,虏人自言,乃是口舌凶场,是非恶海。”陈末说起了草原的现状,这里是一個是非恶海,这里人最大的矛盾就是对生存的威胁。

口舌凶场,一言不合就是拔刀相向,你死我活。

“这就是令人不安的现状,所以草原人才会寻找虚假的彼岸,哪怕明知道这个彼岸是假的,只想找个寄托,不至于惶惶不可终日。”林辅成看着被五花大绑的俘虏,由衷的说道。

这些俘虏会被送到开平卫王如龙手中,王如龙会对他们进行审讯,虽然老巢已经人去楼空,但是有马匪的线索,剿匪就会更容易一些,这些俘虏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摘了铃铛,送到矿山里服苦役至死,没有第二条路。

日暮扎营,日出开拔,五十二人的游学团再次出发,走半日左右,仍然是狂风怒吼,而且带着飞沙走石,连路都看不清更遑论辨别方向了,而这个时候,陈末丰富的墩台远侯的经验,做出了安排,找了个背风的地方躲了起来。

黄风天,大风之后一般都会有大雪。

“这风到明天都不会停歇,不如停下,要不然走迷了,要十余日才能找到路,这还是带的东西比较多的时候,明天一早,风停就立刻开拔。”陈末让人在背风处扎下了营帐,安排了岗哨,对林辅成解释为何要停下的原因。

林辅成和李贽完全低估了此次出行的困难。

如果没有黄公子派出的二百缇骑,他们这五十二人的游学,刚出口外,就立刻会被截杀,成为俘虏,死在不知名的山寨之中。

没有赎金的可能,因为这些马匪是大明官军剿灭的对象,索要赎金,会暴露自己的位置。

阅读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