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西林寺千年不见佛陀,今日佛陀见我?!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殊不知仍受制于因果,只是时候未到,方才能仗力逞凶。”

闻言,李慕玄没有作答,因果之说其实就是建立在时间体系的说法,你过去经历的一切,自然会成为今日的因,毕竟人本身就是由无数过去构成。

然而,善因未必有善果,恶因也未必有恶果,跟善恶、轮回搭在一起。

“于人而言,这一世倒也活的痛快,可世人求财,只求横财,世人求色,只求肉欲,世人求气,只求一时气顺。”

“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意志萎靡,怨天尤人。”

“有道是,生死有命,成败在天。”

“可若意愿坚定,视艰难险阻为磨砺,纵然身处低谷,仍不忘心中所求,这样的人,或许最终得不到世人眼中的成功,但于自身却是不枉此生。”

话音落下,李慕玄点头同意。

也明白愿力是何物。

其实换成道门的说法,就是一个人的求道之心。

用儒家的说法,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而用现代点的说法,就是信仰,为了实现心中愿望而奋斗终生。

旋即,李慕玄说道:“这便是古贤构建往生净土之说的原因吧?”

“为众生造一个愿望目标出来。”

“正是如此。”

道顺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没想到以对方年龄,居然就能看到这一点,真乃旷世之才。

不过根据以往经历,越是聪慧的人,往往越是容易受见知障的影响,自视为看破一切,所以什么都不信,也什么都不怕,自然也就不可能诚心发愿。

当然,还有一种人,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世上真有极乐净土吗?

反正没人见过。

但很多时候,有没有,能不能实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去不去做。

正想着,一旁空明开口道:“别讲因果了,所谓他力、愿力,其实亦是自力,皆在于你信仰是否虔诚,刚给你的册子上,记载了十六幅观想图和修行精要。”

“你二人可以翻阅看看。”

“多谢前辈。”

李慕玄点头应了一声。

随后,他同无根生两人凑在一块,翻开之前给的册子。

第一页是一轮大日,状如悬鼓,熠熠生辉,明明只是画在纸上,却给人一种光芒遍照万界,煌煌不可直视的威严。

而第二页则是一方横井无波之水。

也就在这时。

空明解释道:“日观乃此法之基,有正大光明,以光芒驱逐杂思妄念之意,水观则意在清净,初见净土一切皆是大水,再起冰想,见冰映彻,化作琉璃。”

“后面再修地观。”

“观想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

“再然后是宝树观,观极乐净土有七重行树,七宝花叶无不具足,花叶作异宝色,宝各有五百色光”

伴随声音响起。

李慕玄两人不停翻动书页,很快便将十六幅观想图给看完。

但眼中却泛起了一抹古怪之色。

这净土。

说白了不就是想象吗?

大日、琉璃、黄金、宝树、七宝莲花、宝楼等等之物。

册上之形,包括空明前辈所说的话,其实皆是古人对净土的想象,若是可以,李慕玄甚至能把净土想象成现代都市,重点只在于你信不信而已。

但很显然。

两人对净土十六观上的东西,做不到半点相信。

想到这。

李慕玄出声道:“修行此法,必须得信佛陀吗?”

“那是自然!”空明语气笃定道:“信则有,不信则无,若是坚信净土在,那愿力自生,若是连自己都不相信,那又如何生出愿力呢?”

“那晚辈若是信其他的呢?”

“这”

空明微微语塞,沉吟一会说道:“理论上自然可以。”

“但却有个问题,欺人容易,欺心难,你明知所观想之物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如何能做到深信不疑呢?”

“就像这净土。”

“它乃前人达到佛陀境界所留,我等也坚信世上真有此界。”

“可伱又如何确定你所想为真?”

“若是做不到,那就算修行,也不过得一手段,无法登至超凡入圣之境,说不定还会在心中留下瑕疵。”

“最后跟神格面具一样,在真真假假中迷失自我。”

听到这话,李慕玄点了点头,他总算明白为什么净土宗会被称为他力宗,相比于相信自己能超脱,他们更相信佛陀、菩萨的接引。

将自身信仰。

寄托在西方极乐净土上。

但也不能说他们错,毕竟信仰这东西本身就没有对错之分。

比如羽化飞升、三十六重天,这些同样是众生的想象,此外,你为什么相信地球是圆的?难道不是别人跟你说得吗?

但为什么别人说的你就相信?

你亲自印证过吗?

再极端点,你如何确保你眼前看到的一切,就是真的呢?

所以说,净土宗相信佛陀菩萨的接引,相信净土,本质上就跟常人相信老师、父母,以及周围众人的说法一样。

不需要印证,只在于是否相信。

但同样的,针对他们,只需要找出净土不存在的证据就够了。

信仰一旦垮掉。

道心也就因此土崩瓦解。

思索间。

无根生的声音响起。

“两位前辈。”

“换而言之,是否只要做到深信不疑,就能产生跟净土一样的效果?”

“这”空明眉头微蹙,但还是点头道:“道理确实如此,但老衲不建议,而且如果你真有这种东西,记住千万别选能被证明是为假的!”

净土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佛陀所留。

证明不了它存在,但同样的,也没谁能证明它不存在。

“晚辈明白了。”

无根生点头答应一声。

随即,他眼神明亮的看向李慕玄,言道:“你对此法有想法吗?”

“试一试。”

李慕玄语气平淡。

若要说信,普天之下他只相信自己,也只能相信自己。

周围一切于他而言,虽然以真诚待之,但既不能确定他们为真,也不能确定他们为假,自然便谈不上相信。

而此时,见两人打算尝试。

空明语气严肃道:“小道长,你们可要想清楚了。”

“一门功法而已,不至于。”

他传给两人秘法,本意想结個善缘,顺带看看能否将他们或其中一人渡入门墙,但万一练出什么岔子,这善缘就成恶业,那实在是罪过。

“前辈,即便没有此法,晚辈同样对心中之物深信不疑。”

“只是想借此窥探内景之密。”

李慕玄神情认真。

见状,空明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随后,李慕玄和无根生两人没有耽误,闭目禅定,按法门开始观想,但却不是大日或者琉璃、宝树,而是观想自己心中所求所愿。

很快,随着禅定。

李慕玄轻车熟路的进到内景中。

要说所愿。

他修行乃是为了求真、超脱,其中求真更是列在首位。

正因如此,他首要便是观想己身念头,每一缕念头产生,皆是本性真灵所起,不受身躯的影响,抛开一切外物,同样也是最真实的自己。

于是乎,寂寥虚无的内景中。

惟他一人恒存。

而紧接着。

伴随他观想的深入,就如盘古开天地,宇宙大爆炸一样。

数不清的行星、恒星出现在内景当中,在一种名为引力的规则下开始运转,其次是物质能量统一规律,阴阳对立规律,以及熵增定律

这些都是他脑海中的规则。

同时也通过各种办法,印证了它们的确客观存在。

但却谈不上信。

毕竟这些都是他借助前世知识,以及这一世暂时观察到的。

至于是否为宇宙、天道一定之准则,他不敢确定,也没办法求证,于是乎,转眼间,天地再次归于寂灭。

而后李慕玄开始观想其他事物。

风、雨、雷电.

每一样事物都在内景中显化,每一种规则都证而再证。

与此同时,无根生闭目之后,内景中出现一道道人影,正是这些年他帮过的人,而其中每一人的长相都与他相同,这里面甚至包括李慕玄和张之维。

只是相较于其他人影。

两人若虚若实。

“我所信的,唯有自身所见,我所求唯是看清自身。”

无根生低头自语,自打有意识以来,他内心便通透无比,常人能感受到的情绪,如愤怒、恐惧等等,对他而言几乎没有半点感觉。

若不是有思考能力,有时候他都觉得自己跟木石没有差别。

也正因此。

他的愿望其实很简单,就是能够看清自己,看清众生。

做到我与众生之间别无二致!

这同样是他进全性的理由,毕竟常人受道德、律法等约束,轻易不会暴露自性,而全性主打随心而行,随欲而为,一言一行皆出于己,。

当然,这说得是全性中的高人。

也是自己重点帮扶对象。

至于其他全性,说白了就是些浑浑噩噩的浑人罢了。

不过这样的人要是来找,他同样会帮,毕竟迷茫、逃避也是人性之一,帮他们,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帮自己。

伴随他的念头生起。

佛塔内。

盘膝坐地的无根生,左右顿时显化无数跟他长相相同的人。

看到这一幕,空明和道顺方丈对视一眼,眸中浮现浓浓的惊愕之色,这是分身?看上去似乎不像,反倒像他们的净土之法,同样是由愿力显化。

至于其中神异,那就视人而定了,就比如他们的净土。

有人专注于大日观法。

驱散邪祟。

有人专注于水观,内心清静,心若冰清,不受一丝玷污,还有以下辈子观为主,此法虽然难练,但大成之后却可洞悉未来发生之事。

至于眼前这个真要取名的话,应该唤作众生观。

“此子与我佛有缘啊。”

空明感叹一声。

虽然这法不再十六观里面,也跟他们净土没有任何关系。

但观众生的想法,跟他们的佛理却是不谋而合。

欲度众生,自身就得明白众生所求,若是一窍不通,谈什么度化,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佛祖化身无数的说法。

化身无数,亦是无所不知。

唯有此等正觉,方才能渡众生出苦难,接引至净土当中。

“可惜,是玄门的人。”

道顺摇摇头。

“佛道有何差别,只要心生佛念,又修佛法,如何不是与佛有缘?”

空明对此倒是不甚在意,入佛门未必得是佛门的弟子,这净土宗的法门都修了,将来难保不会生起佛念。

哪怕只渡自己,不渡众生。

那也同样是佛!

心念间。

两人目光转而看向李慕玄,却是平平无奇,没有任何神异之处。

“失败了吗?倒也在情理之中。”空明叹了一声,毕竟这法门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是极难,更别说还要摒弃前人,自己走出一条路来。

“可惜了。”

道顺摇头道:“看来是与我佛无缘,不过倒是我等与他结了善缘。”

刚说完。

周围佛像是感应到什么,瞬间绽放无量光芒!

同一时刻。

整座佛塔宛如一轮煌煌大日。

光芒映照四面八方!

望着这突然出现的异象,道顺和空明两人顿时瞪大了眼睛,露出一脸震撼之色。

西林寺千年不见佛陀,今日佛陀见我?!

(本章完)

“浑浑噩噩,意志消沉。”

说着,道顺叹气道:“酒色财气虽说害人不浅,但若专心求此。”

看出李慕玄两人对因果业力之说不感兴趣,道顺略感失望。

不过本身对将他二人渡入门墙也没抱多大希望,于是继续道:“愿力,乃是指心愿造业力,也可视为意愿之力。”

“大部分人存活一世,不知为何而生,亦不知为何而死。”

一旁无根生闻言则是眼神古怪,不明白不染说得言重,是这话过于言重,还是‘不出十年’有些言重,只要数月或者数日功夫就能掌握。

毕竟万法仙君的名号不是白叫的,万法具备,万法皆通!

心念间。

只是为了警示世人罢了。

心念间。

“而普天之下的手段,皆是重神通而轻愿力。”

“自恃手段高强便可无视因果。”

东林方丈道顺的声音响起。

“半点不言重,这法门可比你们三一门的逆生三重要容易上手。”

讲究一个适配性。

比如师弟陆瑾学逆生三重,跟学唐门手段,那进展完全不一样。

“只是易学难精而已。”

说到这,道顺方丈继续道:“正所谓神通不及业力,业力不及愿力。”

“纵有无上神通,也难以逃脱因果束缚,唯有诚心发愿,才能抵消业力,永生永世不受因果折磨。”

“前辈言重了。”

李慕玄接过书册,他不认为自己不出十年就能超过人家一辈子。

毕竟手段这东西不比其他。

阅读一人之下:让你炼气,你成仙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