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儒家算个什么,我墨家才是老大!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韩老的想法是不错,但你这想法却有点大材小用。”

朱高煜说着,拿出了一根转轴杆。

这根转轴杆,并非是光秃秃的,上面固定的一个个齿轮。

一旁的韩老,揪着胡子皱眉沉思。

“小云的想法是不错,但我觉得仅凭转轴带动的力量,恐怕无法支撑更多的钻头。”

“如果想要实现小云所说,我们需要将蒸汽动力的力量放大,让它有足够力量,支撑这么多钻头运转。”

朱高煜心中一阵赞叹。

墨家传人果然名不虚传,擅长机关术的他们,对于这些机械方面,几乎是一点就透。

“韩老所说没错,单凭这个蒸气球的力量,肯定是无法带动这么多钻头。所以接下来我要给你们讲的,是我对第2代蒸汽动力装置的改进。”

说完,朱高煜从带来的包裹中,取出了一卷画轴挂在了黑板上。

听课的墨家子弟们,看着这复杂的图形,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

“这是我设计的第二代,可实用的蒸汽动力装置,我称它为蒸汽母机。”

“其原理是……”

朱高煜手拿着教鞭,开始讲解蒸汽机运作动力的原理。

听课的墨家子弟们,各个面色严肃,一会儿紧皱的眉头,一会儿又恍然的点了点头,然后激动的记录下这一切。

而正在讲课的朱高煜,却没注意到,随着他讲课,虚无空间漂浮的一些“量”,从他的眉心飞出,伴随着他的声音飘散在教室之中。

而随着墨家子弟的认真听讲,这些常人不可见的玄黄光芒,开始呈现雾状,涌入听课的墨家弟子脑海之中。

随着这些玄黄雾气进入,对于有些问题一知半解的墨家子弟,大脑仿佛装了一台计算机,他们想不明白的问题,一下子找到了某个线头,瞬间解开。

朱高煜不但讲了固定式蒸汽机,还讲了蒸汽机车,以及组装在船上的各类型蒸汽机。

朱高煜讲得痛快,下方的墨家子弟们听的也是惊喜连连。

这一讲就从早上讲到了傍晚,中午的时候连饭都没吃,一个个如缺水的海绵,一般疯狂的吸收着知识。

端起已经放凉的茶水喝了一口,朱高煜看着正在低声讨论,跟周围的伙伴分享自己心得的墨家子弟,忍不住陷入了幻想。

大明第一次工业改革,必将会从这些人手中诞生。

“各位。”

等众人讨论间歇,朱高煜开口喊住了众人。

所有人连忙抬头,目光尊敬的看着朱高煜。

虽然在场有很多人,都比朱高煜大了不止一轮。

然而达者为师,在他们心目中,自动忽略了朱高煜那年轻的相貌,把其抬到了学识渊博的师长位置。

“蒸汽动力方面,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接下来几天,我会给大家重复的讲这些内容,争取让所有人对此融会贯通。”

“蒸汽动力是一次大改革,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如生产,运输,制造,都会有蒸汽装置的出现。”

“因为伱们给大明带来的改变,你们的名字将会被记录在史册,你们的伟大将会被后世宣扬。”

“我相信你们带来的改变,会为了给墨家带来巨大的成就,甚至在将来的某一天,墨家的威名将会超越儒家的地位,成为人人赞扬向往的学派。”

“到那时,你们在场的每一个人,将会如墨子一样,成为后世墨家子弟,人人敬仰的存在。”

“啪啪啪……”

朱高煜这一番话,听的在场墨家子弟激动的身体颤抖,哪怕听了一天课,中午没吃饭,也充满了斗志。

如果不是还有一些问题没想明白,他们现在都恨不得投身制造车间,以最快的速度把蒸汽机研究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朱高煜连家都没回,给各个工程师们讲着课。

着重提点的,就是蒸汽机和练金方面。

只要蒸汽机和练金方面搞上去了,大明的第一代基础工业改革,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更让朱高煜惊喜的是,这些工程师们就仿佛吃了金坷垃一般,学习领悟能力,一个比一个强。

很多平常人,需要学习半年甚至一年的学习课程,这些人仅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彻底的将其领悟。

朱高煜刚开始还有一些好奇,怎么的开窍了。

后来一次讲课中,无意查看到虚幻空间,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这让朱高煜心里激动不已,同时也有些自责。

他一直以为自己的这个虚幻空间只能种地,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他这个虚幻空间,还有很多隐藏的功能,他没有开发出来啊。

在朱高煜给手下工程师充电的时候,外界也是纷纷扰扰。

这段时间朝廷可是忙坏了。

一边抓捕审问宣判贪腐官员,一边从各地方调集官员,填补各衙门的空缺。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官场上热闹,民间也没有消停。

在江南各地开花的商会,对外发出了一则震惊整个江南的公告。

‘为了促进民生经济发展,商会经过多重努力,与朝廷达成部分合作。’

‘为了让大明经济财政复苏,朝廷将试验性的开放海外贸易。’

‘凡有能力出海的商人,可跟随朝廷,遣派的下西洋船队,一起出海经商。’

‘但为了防止宵小之辈扰乱市场,凡出海船只,必须取得商会出海通行证。’

‘没有出海通行证,擅自下海者,一律以私通敌寇罪名扣押。’

好家伙,此消息一出,整个江南商业圈都震动了。

以前朝廷出海赚的盆满钵满,他们只能眼红羡慕。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自己搞,可每次到琼州那里,就被一个什么海军的部门给扣押。

不但货物全部要被没收,甚至连人都要栽进去。

俗话说的好,看到别人赚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这些商人们羡慕嫉妒恨,都想着怎么篡夺那些利益伙伴,让他们反对朝廷下海了。

然而,还没等他们付出行动,朝廷竟然有了开海的念头。

虽然只是试验性的,但这也是一个好兆头啊。

能平平安安的赚钱,谁愿意跟朝廷对着干。

消息公布的当天,就有不少有实力的商人,就找到了商会,想要领取所谓的出海凭证。

然而,等他们询问之后,却傻眼了。

出海凭证不是随意发放的,需要考察商人的实力,以及信誉,为了大明的颜面,防止有各种不合格的物品,流传到海外,有劣迹的商人,是没有资格领出海凭证。

反正就是各种限制,各种规矩。

这样详细算下来,整个大明还真没有几个商人,有这个资格领这个凭证。

可天无绝人之路。

就在商人们为此而苦恼,想着要不要去找关系疏通的时候,他们又得知了一个消息。

商会有会员制度,凡是商会的会员,在出海通行证审核方面,有一定的放宽。

每一级别的会员,放宽的力度不一样。

并且成为商会的会员,还有更多的好处。

比如说,路过沿途各补给点,会根据会员的级别,给予不同的优惠。

在路过各地海上税卡的时候,也可以根据会员的凭证,减免一定的税费,级别越高者减免的越多。

而到达海外国家,不同级别的会员,还可以享受商会介绍他国商人以及衙门的业务。

当然了,这也是根据你的级别而来的,级别越高介绍的商人越大。

除此之外,会员还有其他隐藏的好处。

跟着朝廷的船队,如果遇到了海盗,朝廷战船会帮忙解决,船只出了问题,朝廷船队也会帮忙修理船只,商会还有翻译人员,如果有需要,商会还可以提供翻译,不过这一切的服务都是要钱的。

可话又说回来了,在茫茫的大海上有人帮你,就是天大的幸运了,你还想着免费。

当商人们了解商会的会员制度后,一个个都哭了。

他们算是什么商人啊,跟朝廷的赚钱能力比起来,简直就是大巫见小巫啊。

整个大明谁不知道,这个名叫日月商会的商会,就是朝廷衙门开的。

开海给大家带来希望,可各种限制却是让你绝望。

更坑人的是,在你绝望的时候,他们又给了你一丝希望,虽然这个希望需要花钱买,但总比没有强啊。

日月商会的会员价格也不高。

初级会员年费银一千两,中级会员五千两,高级会员一万,原则上不要宝钞。

这些钱对于普通人是天文数字,可对他们这些大商人来说,虽然有些肉痛,但还能承担得起。

为了拿到出海通行证,很多大商人们直接搬着钱去了商会,忍痛买下了一个会员的身份。

当他们花完钱,成为了日月商会的会员,以为就可以拿到通行证的时候。

商会的负责人,又通知了他们一个内幕的消息。

由于是商会内部疏通关系拿到通行证,这方面的钱需要商人们自己付。

通行证分为多个级别,每个级别不同,商人们出海,可携带的货物船只不同。

商会这边也没有坑他们,直接将每个级别的通行证明码标价。

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花钱让商会“疏通关系”,拿到相应级别的通行证。

虽然知道这又是朝廷赚钱的手段,可钱都花到这一步了,也不怕最后一哆嗦。

大批商人们哭丧着脸,回家又搬来了钱,买到了心仪的通行证。

然而等他们抱着,好不容易得来的出海通行证,舒一口气时,商会又告诉了他们一个,让他们五雷轰顶的消息。

那就是通行证不是永久的,年限只有三年。

也就是说想要以后继续出海,三年后还要继续再买通行证。

一帮商人们听完以后,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发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在赚回本的同时,真正的收益,好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除了商人得到了利益,江南老百姓们也没有被商会抛弃。

随着通行证消息被宣传出去,商会也正式向江南百姓宣布,将会收取百姓家的各种手工产品。

如果没有什么手艺,也可以进入商会的培训班学习。

学习之后,三年一半的收益交给商会,三年之后便可以自营自销。

如今这个时代,手艺可是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

很多人为了学个手艺,拜师比认亲爹还夸张。

不但要给人家白干活,以后赚来的钱,还要拿出一部分给师傅,并且为师傅养老送终。

平民家想要学一门手艺,不说难如登天,也不是轻松的事情。

江南区域耕田稀少,家里的地也只够一家人的吃喝,甚至遇到灾年,连温饱都是问题。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庭,想要留下余钱,根本不可能。

如今朝廷开了培训班,只需要付出三年一半的收益,就可以学一门手艺,老百姓们自然趋之若鹜。

很多家里孩子多的,就选出最聪慧的那个,送到了商会那边学手艺。

而那些不聪明,不擅长学这一行的孩子,也报名参加了商会的力工。

这些力工会在商会挂名,商会会员在需要的时候,会雇佣他们,商会只会收取一点介绍费,便会给他们安排工作。

日月商会仅仅这几个动作,就让整个江南区域活了起来。

取得通行凭证的商人们,开始向太仓码头运送自己的货物,调配海上的船只。

仅仅不到一个月,就冒出了好多朝廷不知道的海船。

由于消息实在通知的太急,很多物品商人们根本来不及准备,只能向民间以及各个作坊收购。

而各个作坊为了加大产量,就向商会那边申请了力工,让这些百姓有了收益。

见到民间急需要货物,本来以为自己货要出不去的官营,也把自己的货拉到了商会,希望商会帮忙把这些货,处理给那些海商。

对于这些官营,商会可没有另眼相待,一律一视同仁。

凡是物品不合格的全部被打回去,价格方面也按照市价确定,让那些送货的负责人,脸是一阵绿一阵青。

虽然被气的够呛,但他们也不敢发火,这个商会背后的人可是越王殿下和皇后娘娘。

他们要是敢唧唧歪歪,不出一个时辰,锦衣卫就会把他们给带走。

有了官营的补充,各海商的货物,终于在季风来临之前,补了个差不多。

永乐十年九月下。

“来风了!”

一声兴奋的大喊,响彻在太仓码头。

停靠在港口,那密密麻麻一望看不到尽头的船队,瞬间响起了震耳的欢呼。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码头之上响起了鞭炮声,许多舞龙舞狮的队伍,伴随着欢乐,在人群中不停穿梭。

“妈祖娘娘保佑,愿我大明儿郎一路平安归来!”

码头巨大的祭祀台上,老爷子身着正装,手持清香,向妈祖神像微微行礼。

老爷子其实是不信这的,可海上航海的人都信这个,为了让航海的儿郎安心,他便举行了这一场祭祀。

“妈祖娘娘保佑!”

朱高煜带着船队各代表,向妈祖娘娘行礼,祈求平安。

在船上等待的船员们,也在甲板上各自岗位,向妈祖娘娘跪拜行礼。

“在海外遇到情况,怎么判断你自己决定,老子唯一给你的要求,就是不许丢咱们大明的脸。”

等仪式结束,老爷子在朱高煜陪同下,登上了旗舰。

站在船首上,看着如林的桅杆,那一望无际的庞大船队,老爷子心中升起了万丈豪情。

如果不是大明还需要他,他真想和朱高煜一起,去见识见识那波澜壮阔的大海。

“爹,你放心吧,儿子就是丢了命,也不会丢大明的脸。”

陪在老爷子身边朱高煜,作出了郑重的保证。

老爷子欣慰的点了点头,不想耽误出发的吉时,在船上随便看了看,便带人下了船。

“殿下,船队已准备完毕,是否出发!”

指挥整个舰队的王进,收到了各船准备完毕的信号后,来到了朱高煜身边。

正看着老爷子,以及抱着孩子用不舍的眼神看着他的张月,朱高煜深吸了一口气,撩起衣袍向老爷子行礼拜别。

老爷子见此,神情有些触动,深吸了一口气挥了挥手。

再次看了一眼妻子和孩子,朱高煜抬手向着她们挥了挥,转身来到指挥台,高声下令。

“启航!”

收到命令的王进,大步的来到指挥台,挥舞着手中的令旗,高声传令。

“殿下有令,启航!”

“轰轰轰…”

随着数声炮火轰鸣,水手们大声喊着号子,用力的拉起了船帆。

洁白的船帆在季风的推动下,带着巨大的战舰,离开了码头像海洋驶去。

岸边的百姓们,大声的欢呼为亲人们送行。

口上喊着一帆风顺,眼中却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而在老爷子的身后,一身太监官服的郑和,看着远去的庞大船队愣愣发呆。

(本章完)

朱高煜忍不住鼓起了掌。

“云姑娘真是聪慧,仅凭一件物品,就联想到了我接下来要讲的机床。”

“只要动力充足,一个蒸汽机可以带动十个,二十个甚至更多的钻头。”

“这样一来,我们甚至不需要熟练的钻管工匠,普通人只要简单培训,就可以操纵一个,甚至几个这样的蒸汽动力装置。”

“啪啪啪……”

朱高煜招了招手,让所有人围过来,指着支撑铜球旋转的转轴。

“这里是跟着球形而转动的,而且因为我控制蒸汽进出量的原因,转动的速度也非常均匀。”

拿起一个小钻头,朱高煜贴在了转轴突出的一个小点上,用力的一按将其卡了上去。

“我明白了。”

一个青年女子,突然激动的举起了手,兴奋的对众人道:“蒸气球其实只是动力之源,我们可以借助这根转轴杆,用齿轮的方式带动更多的钻头。”

“殿下,难道老夫说的不对吗?”

兴奋说完的老头,见朱高煜连连摇头,微微皱起眉头,开始思考自己刚才说的哪里不对。

卡上去的钻头,就跟着球体旋转的力道,也开始快速的旋转。

“原来如此。”

“虽然用了畜力和水力,但终究因为各种原因,力道上很容易出问题。”

“大家请看这里。”

一个墨家的老者眼睛一亮,忍不住拍手赞叹道:“如此一来,我们只需要派个人,定时的加柴加水控制气阀,我们就可以得到两个稳定的旋转头了。”

他兴奋的对着周围的人道:“如果我们多制造些,一个人就可以当两个人用。”

朱高煜摇了摇头,思想还是太单纯。

“各位!”

朱高煜拍了拍手,朗声道:“前段时间赶工的时候,你们都钻过枪管。”

“据我所知,熟练工匠每天只能转一寸,又因为力道的不均匀和各种原因,很容易出现残次品,一个月也造不出几根合格的枪管。”

阅读我爹永乐帝,你让我低调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