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举国震惊,又出来一个能打的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师长,父亲和母亲,有意将武曌许配给柴令武……”

李根的房间里。

武曌绯红着脸颊,开口说道。

秦王妃闻言,自然微笑着一口答应下来。

李根的话,让武曌感动的眼眶泛红。

原来自己在师长的心里,竟然如此重要。

师长,竟然要为自己置办嫁妆。

……

柴令武得知武曌同意了这门婚事,开心的晚上做梦都会笑醒。

武曌,不仅仅是院长的大弟子。

而且是轮台城公认的,第一美少女。

一想到佳人即将入怀,柴令武那个激动啊!

简直是不要不要的。

正元节前。

李根和武士彟,为柴令武和武曌,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婚礼的热闹程度,不亚于长乐和房遗爱大婚时的盛况。

李根对武曌和柴令武的偏爱,由此可见一斑。

柴府的新房里。

一对新人并肩而坐。

一个是激动不已。

一个是期盼不已。

“娘子,咱们上炕吧……”

“嗯……”

听了柴令武的话,武曌的声音,只能自己能够听见。

在柴令武的主动攻击下,武曌终于体验到了,长乐说过的诸多滋味……

除了开始有一点点疼痛。

越往后,越是妙不可言。

妙不可言………

于是乎,从被动挨打到主动攻击。

武曌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一次转变和改变。

因为正元节的原因,学院已经放假了。

二人可以放心大胆的彻夜不眠。

不用担心,顶着黑眼圈去学院给孩子们授课。

………

辽东城!

此时的辽东,是高句丽的一个县城,也是一处战略要地,易守难攻。

太子李承乾率领的唐军,已经和高句丽的大军,在辽东对峙了足足三个月了。

双方互有死伤,但是唐军的伤亡明显要更大一些。

偌大的营帐里面,李承乾面色铁青。

长孙无忌,侯君集,张亮等人,尽是一脸沉重之色。

谁也没有料到,这场大战,已经打了足足三个多月了。

大军伤亡已经超过三万余人,而现在,竟然连辽东还没有拿下。

拿下辽东,便可以攻克高句丽最坚实的防线,对整个战局的胜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太子殿下,眼下大雪封山,我军粮草不足支撑十日,不如暂且后撤吧,待粮草补给充足。开春以后,再攻打辽东也不迟!”

张亮将军的话,让李承乾使劲握紧了拳头。

撤军?

撤军以后,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将会再次属于高句丽所有。

等到开春以后,再攻打辽东?

自己率军离开长安城,已经小半年了。

这么长时间,别说荡平高句丽了,就连一个小小的辽东,都没有拿下。

一想到自己在父皇面前的豪言壮语,李承乾恨不得立刻,马上,钻进地洞里去。

“不能撤军,绝对不能撤军!”

李承乾近乎嘶吼着开口说道。

“好不容易打到辽东城下,岂能轻言撤军?”

“十日之内,不管付出多大代价,务必拿下辽东城。”

“侯君集,张亮,两位将军听令!”

“立即组织将士们,深夜发动攻击……本宫今夜会身先士卒……”

面对太子李承乾的军令,张亮不得不躬身施礼领命。

“殿下,不可啊……您绝不可,上线杀敌啊……”

长孙无忌都快哭了。

李承乾可是大唐的太子殿下,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嫡长子啊。

若是他有何损伤的话,先不说未来从龙的大事了。

返回长安城以后,他们这些随行的将军和重臣,无一列外,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舅舅,莫要再说了,既然秦王都能上阵杀敌,本宫岂能龟缩在这大军营帐里?”

李承乾话音落地,一干将军瞬间精神一振。

秦王,秦王殿下的彪悍战绩,早就传遍整个大唐。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会有这么大?

他们也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如今太子殿下,也有满腔热血。

为何,就不能打一场荡气回肠的胜仗?

“将士们,本宫率将士们,讨伐高句丽,已经足足有半年的时间了。”

“前方就是辽东城,为了阻止我军,高句丽在辽东城外修筑了长城。”

“眼下正是冬季,大雪封山,实不相瞒,我军粮草已经严重不足了,今晚若是拿不下辽东城的话。”

“本宫和将士们,即便不会阵亡与敌军的枪矛和箭羽下,因为粮草无法供给,我们也会被活活饿死……”

“将士们,你们都是大唐的英雄……”

“大唐的英雄,宁愿战死沙场,也不会退缩半步……”

“拿下辽东城,荡平高句丽!”

关键时刻,李承乾上演了一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好戏。

原本还有十日的粮草,被他说成了断粮了。

横竖都是一死。

都是热血男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最好的归宿。

若是此战大胜,粮草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拿下辽东城,荡平高句丽!”

“拿下辽东城,荡平高句丽!”

将士们纷纷手持长矛,振臂高呼道。

李承乾脸上浮现出灿烂的微笑。

士气已经上来了,接下来,就看这一战的最终战况了。

“将士们,随本宫冲啊……”

李承乾一马当先。

率先往辽东城冲去。

吓得长孙无忌和长孙冲,赶紧紧紧跟随左右。

“冲啊……冲……”

大唐将士没有孬种。

太子殿下都如此不要命了,将士们死又何妨!

嗷嗷直叫的大军,直奔辽东城而去。

因为是在深夜里,尽管高句丽防军,日夜有人监视唐军的一举一动。

半夜遭受攻击,还是让高句丽大军,瞬间惊慌失措起来。

唐军士气正盛,敌军慌乱反击。

当李承乾第一个翻越了,高句丽在辽东城修筑的长城。

唐军大队人马,很快便齐齐翻越了长城。

“杀……杀……杀……”

李承乾拔出佩剑,眼中目光坚定。

这一刻,他仿佛能感受到,秦王当时在战场上的心性。

“杀……杀……杀……”

十几万大军齐齐怒吼,声音足以惊天动地。

这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唐将士,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威风。

天亮以前,大军顺利拿下了辽东城。

果然,辽东城内,粮草充足。

为了阻止唐军,高句丽在辽东备足了充足了粮草。

没曾想,竟然给大唐将士,做了嫁衣。

休整三日之后,大军兵分两路。

李承乾和侯君集,率军一路往白严城而去。

张亮和长孙无忌,则带队往东南行进。

双方约定在鸭绿江汇合。

白严城一战,几乎未遭遇高句丽大军的抵抗。

看来他们把大军主力,全部调遣到辽东城内了。

翻越千横山,大行城远远在望。

李承乾手持千里眼,举目远眺。

“侯将军,这大行城乃是高句丽重镇,想必守军数目可观。”

“趁现在我军大破辽东城的消息,未曾传到大行城,不如我们深夜偷袭此城。”

“太子殿下英明,末将以为甚好。”

侯君集抱拳施礼说道。

当晚,唐军偷袭大行城,此战大胜,而且我军损伤可以忽略不计。

大行城内,意气风发的李承乾,犒赏大军。

三日后,继续前行。

抵达鸭绿江前,张亮将军和长孙无忌率领的大军,成功与太子李承乾汇合。

得知他们一路也是大胜,李承乾难掩喜悦之色。

说起鸭绿江,不得不说一下,鸭绿江的历史和由来。

鸭绿江,古称浿水。汉朝称为马訾水,隋唐时期浿水为大同江。鸭绿江之名,在唐朝被正式确定下来。

一说,因江水颜色似鸭头之色而得名。

二是因上游地区有鸭江和绿江两条支流汇入,故合而为一,称其为鸭绿江。

李承乾手持千里眼举目远眺而去。

“诸位将军,鸭绿江对面,有高句丽大军营帐。”

“看来,他们也是做好了,万一辽东城失守的准备。”

李承乾话音落地。

众将军齐齐举起手中的千里眼。

果然,对面不但有大军营帐,而且还有士兵,在江对岸巡视着。

偌大的营帐里面,李承乾和众将军仔细商议着。

若是强行渡江的话,对面的弓箭手,势必会对我军造成大量的伤亡。

最终决定,派三千士兵,乘坐船只,深夜抵达对岸。

若是能悄无声息的,不被敌军发现的话,直接来个火烧连营。

也是天公作美。

当天夜里,西北风劲吹。

三千将士,趁着夜色登船。

乘风而下,直奔对岸而去。

此段河流本就不是很宽,换算成后世的距离,不过500米左右。

借助风势,三千将士很快抵达对岸。

风大浪急,再加上乃是深夜。抵达岸边的将士,并没有被巡防的高句丽士兵发现。

将士们手持横刀,悄悄登岸,逐一解决掉巡防的士兵后。

便开启了营帐内的杀戮模式。

当一片片火光在对岸点燃。

李承乾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将士们,随本宫登船,先锋军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大军抵达对岸的时候,此时岸边,已经是血流成河。

这是整场战争中,唐军最为漂亮的胜仗,在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尽歼敌军。

鸭绿江一战,也彻底突破了高句丽大军,最后一道自以为坚实的屏障。

大军连夜在江边,开始南北分散歼敌。

因为整条鸭绿江,不止是这一处有巡防士兵。

天亮前,唐军尽歼敌军,五万余人。

毫无疑问,高句丽的真正主力,已经剩下没有多少了。

偌大的营帐里,李承乾意气风发的再次召集众将士。

一番商议过后决定,张亮将军和长孙无忌率军,继续往东南而行。

李承乾和侯君集则率部,直奔扶余城而去。

双方约定,最后在平壤城外汇合。

攻克了扶余城,平壤城前面只剩下一座寿夷城。

两场战斗,几乎都不费吹灰之力。

唐军摧古拉朽之势,在攻克辽东城后开始形成,在鸭绿江一战中,彻底让大军有了一种舍我其谁的士气。

张亮将军和长孙无忌所率大军,同样一路攻无不克。

大军再次在平壤城外汇合。

休整三日后,李承乾一声令下。

唐军,继续在深夜里,袭击平壤城。

平壤城,城墙足有五米之高。

除了攻城之战略有伤亡以外,当入城的唐军将士,开启平壤城门。

这场战争,便已经注定了结局。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平壤城内,一处豪华的宫殿里。

李承乾正襟危坐,接受众将士的祝贺。

此情此景,李承乾喜极而泣。

此战大胜,唯一的遗憾是,高句丽王,至今未见踪迹。

算算日子,从贞观九年七月十六日离开长安城,已经足足有八个月了。

就连贞观十年的正元节和上元日,李承乾和将士们,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

这八个月时间,李承乾的心性,得到了莫大的改变。

他深刻的明白了,秦王大破吐谷浑,全歼波斯和大食联军,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自己领过一次兵之后,李承乾深知,打仗,真的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若不是张亮将军和侯君集将军的神勇,若不是舅舅长孙无忌每日里出谋划策。

李承乾明白,这一战,根本不可能打到平壤城。

自己率领的可是二十万大军啊,足足二十万大军。

若是像秦王那样率领一万五千将士?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做到!

李承乾在内心深处,第一次承认,自己确实不如秦王。

不过,那又如何?这一战,自己终究是胜了,自己还是大唐太子,而且太子之位,会更加的固若金汤。

“众将士,今日之胜利,都是众将士们的功劳,大军凯旋返回长安城后,本宫会如实启奏父皇,父皇一定会对将士们重重封赏!”

“来,众将士,举起酒樽!”

“饮胜,饮胜,饮胜!”

李承乾话音落地,众将士纷纷举起酒樽。

“饮胜,饮胜,饮胜!”

激动不已的长孙无忌,挥笔泼墨,洋洋洒洒的开始大书特书。

恨不能把太子李承乾,给书写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这是送去长安城的喜报,做为太子李承乾的舅舅,长孙无忌深知,随着秦王殿下的强势崛起,自己如今已经和承乾,绑在一条船上了。

一旦翻船,将会是不可想象的局面。

所以,长孙无忌,就算是拼上老命,也决不能看着这船给翻了。

李承乾看过舅舅写的喜报以后,满脸尽是喜悦之色。

毫无疑问,喜报上,李承乾的功劳是最大的。

能大胜高句丽,完全是李承乾用兵如神,身先士卒的结果。

五万阵亡将士,被长孙无忌完全忽略,喜报之上,根本未曾提及阵亡将士之事。

“报,高句丽王穿着百姓服饰,混在百姓中间,已经被我军发现了。”

“好!”

李承乾闻言大喜,将高句丽王,押解回长安城,才是一件能让父皇大喜的事情。

“将高句丽王看管起来,除了留守将士以外,大军准备班师回朝。”

李承乾仿佛已经看到,大军凯旋返回,父皇和母后率文武百官,出城相迎的画面。

“殿下,此时不妨一鼓作气,拿下百济……”

听了张亮将军的奏报,李承乾一愣,瞬间来了精神。

“张将军所言甚是,众将军以为如何?”

“末将谨遵太子殿下口谕!”

众将军,齐齐躬身施礼说道。

“来人……”

“将喜报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城……”

“若是父皇问起,就说本宫率领大军,为父皇,为大唐攻打百济去了……”

传信兵接过喜报,恭敬的领命而去。

李承乾亲率张亮和侯君集两位大将,带领五万精兵,直奔百济而去。

长孙无忌则率十万大军,镇守平壤城。

百济和高句丽相比起来,不过是弹丸之地,五万大军,已经是非常看得起他们了。

百济国之南,乃是新罗国。

新罗国是大唐的附属国,近年来饱受百济的欺扰。

新罗使者曾经为此上书过大唐天子李世民,此事太子李承乾也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当张亮将军提议攻打百济的时候,李承乾瞬间便异常兴奋起来。

自己得意忘形之下,竟然忘掉了就在平壤城不远之处,还有一个叫做百济的国家。

…………

初夏的长安城,处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经过一个冬天的努力,长安城的水泥厂,已经制造出了大量的水泥。

整个春天,长安城四周和城内,都在忙着宿舍水泥路面。

从西域直达长安城的水泥路面,已经修筑到了长安城。

这让李世民龙颜大悦之下,直接举城狂欢。

最近李世民唯一忧心的,便是李承乾率领的二十万大军,攻打高句丽的战况。

按理说,已经出征八个多月了,即便是爬,也该爬回来了。

事到如今,大军依然是渺无音信。

李世民如何能不忧心。

好在,李世民让袁天罡和李淳风占卜过后,二人坚称,太子此行虽有波澜,但,大胜可期!

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占卜卦象,让李世民心里多少有些安慰。

长孙皇后虽然表面上,从未为承乾担心过,可是,李世民知道,她曾经很多次在深夜里暗自流泪。

因为立政殿的宫女亲眼所见,李世民闻言,心里也是刀割般的疼痛。

显德殿里,就在李世民准备开口,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时候。

城西方向,传来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陛下,陛下,陛下!”

这是又咋了?

李世民突然想到一个可能。

就连立政殿里的长孙皇后,都匆匆往殿外走去。

一双美目,直奔长安城西而去。

“喜报,喜报,喜报……”

“太子殿下,大破高句丽,高句丽王,已经被擒获,不日即将押解回长安城!”

“喜报,喜报,喜报……”

“太子殿下,大破高句丽……”

声音从朱雀门而来,清脆的马蹄声,也是渐渐可闻。

滚淌的热泪,从长孙皇后脸颊滑落。

她掏出手帕,赶紧擦拭眼泪,微笑着往立政殿内走去。

李世民率领文武百官,齐齐来到显德殿外。

“喜报,喜报,喜报……”

“太子殿下,大破高句丽……”

传信兵的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此时旭日东升地锦绣,李世民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

承乾吾儿,果然没有让父皇失望。

老子的儿子里面,终于又出了一个能打的。

传信兵看到陛下率文武百官,尽在显德殿前。

立即翻身下马,恭敬施礼过后,将喜报呈上。

李世民欣喜的将喜报拆开,熟悉的笔迹,熟悉的字体,一看就是出自长孙无忌之手。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一口气看完喜报。

“传朕口谕,太子大胜,举国同庆三日……”

“恭喜陛下,贺喜殿下!”

群臣纷纷施礼道贺。

不管是太子一方,还是秦王一方。

众人都是真心实意的道贺,在事关国运的战场上。

每一位参战的将士都值得敬重。

更何况,李承乾是以太子殿下的身份,代替陛下,御驾亲征。

此战大胜,李世民下令,举国同庆三日,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之事。

“传信兵,太子率领大军,何时凯旋归来?”

“回陛下的话,太子殿下命长孙尚书坐镇平壤城,殿下在张亮将军和侯君集将军的陪同下,率领五万精兵,攻打百济国去了……”

“哦……”

李世民闻言,表情瞬间精彩了起来。

李承乾此举,属实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之外。

得知是张亮将军的建议后,李世民微笑着点点头。

虽然百济国,本是小国而已,不过若是承乾一鼓作气将百济国拿下。

这次出征,属实是非常圆满了。

“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传朕旨意,今日朕要在显德殿大宴文武百官……”

“届时,师长亲自为你俩主持婚礼,你俩可都是师长的学生,也都是师长非常器重的学生……”

“爱妃,给武曌备一份嫁妆,本王的大弟子出嫁,本王的心意必须送到……”

一旦她和令武喜结连理,未来的事情,将会和历史的轨迹完全不同。

“好,令武确实不错,抛开皇亲国戚的身份不谈,他也是一表人才,文治武功双全之人。”

“师长以为,你和令武在一起,肯定能幸福的。”

若是嫁给他的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里,武曌盈盈施礼说道。

“女儿听父亲和母亲的……”

李根闻言,微笑着点点头。

女皇的命运终于要改变了。

“对,是为父考虑不周了,此事确实要征求一下秦王殿下的意见。”

武士彟起身,带领武曌往都督府而去。

“好,好……”

武士彟看到武曌如此懂事,非常开心的大笑了起来。

若是仔细比对的话,轮台城里,柴令武确实是一等一的美男子了。

而且正如父亲所言,既是皇亲国戚,而且文治武功双全。

“父亲,这就去跟太上皇,商议你和令武的婚事去。”

“父亲,女儿跟您一起去吧,女儿跟随师长多年,这么大的事情,自然要征询一下师长的意思。”

听了武曌的话,武士彟欣慰的点点头,开口说道。

“今日里,太上皇提及柴令武……”

“父亲和母亲,商议一番,觉得甚好。柴家可是皇亲国戚,令武眼下也是战功赫赫,文治武功双全,更是一表人才……”

武曌闻言,高大英武的柴令武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阅读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